2025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经典11篇)。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1
回望历史星空,古今多少故事,有的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多少英雄豪杰随江水滚滚东去,蓦然回首顿悟英雄的人生,不完美!
世人皆说,勾践真乃强人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勾践不惜做夫差的马前卒,在夫差病重之期,亲自为其尝粪,来测试他的病情。诚然这样很难,亦非凡夫俗子所能为之。然勾践却能忍辱负重,韬光养晦,这是雪耻的力量在支撑着勾践,委实令人感叹!记得蒲松龄先生写过这样一副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啊,苦心人,天不负,勾践用行动洗刷了自己的'耻辱,用行动诠释了信念的内涵。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滩遭虾戏。但大丈夫能屈能伸,最终勾践这只猛虎还是东山再起了,一时的失败说明不了什么,只要心中有个太阳,心中的希望还未泯灭,一时的得意也说明不了什么,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灿烂。然而当今社会有些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终日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把失败归结于什么“天亡我也”,一点东山再起的勇气都没有,这些人不是被别人所打败,而是被他们自己所打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猛士敢于面对失败和血淋淋的现实。”孟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后勾践终于复国,称霸一时,可有谁想过在他风光的背后,曾为阶下囚,驱处陋室,听命于人?要知道英雄成功的背后,并不风光!
淮阴侯韩信是西汉开国名将,韩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汉初三杰之一。汉初时“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出世”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司马迁对此评价为:“……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司马光曾评价:“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当韩信衣锦还乡时,可有谁想过,功高盖主的他曾多次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甚至受过胯下之辱?要知道英雄没有那么传奇!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本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创立者、苏联建立者和第一位最高领导人。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可有谁想过如此伟大的人,曾在国外漂泊不定,东躲西藏,为革命创造机会?要知道英雄没有那么辉煌!
从古至今,英雄不尽,可哪个英雄的背后都有一段不辉煌的曾经,要知道英雄的人生,不完美!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2
每天都要读很多文字,很多是教学专业的,还有一部分是学生管理的,因为这些都是目前正在进行和使用着的。除此之外就是陪孩子读一些少儿读物,每天晚上陪着孩子读上一两页,等到该睡觉的时候已经是满身疲惫,工作忙碌了一天,和每个妈妈一样,忙工作,忙家务,忙孩子,唯独忘记了自己。
上周办公桌上放了一本书,学校推荐给大家读的,是毕淑敏老师写的《轻轻走向完美》,当时正准备上课,看了看封面就上课去了,但是清新的封面给我留下了很特别的印象。在封面上,小路弯弯走向远方,一座红顶房子坐落在草地中央,远处可以看到群山连绵,最吸引人的是一个妈妈坐在椅子上看书,背后是一棵柳树,柳色轻轻,小花在微风中绽放,蝴蝶双飞。天空呢?若有若无的白云,或者什么都没有,或者被大风吹走了吧。这个封面和梦境好像呀,我多渴望有这么一个地方,自由自在,安安静静的读一本书,
我在周六陪孩子上培训班的时候,在外面一棵柳树下静静的读完了这本书,不由得回忆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深深地感觉人生的确需要轻轻地走向完美。
但人生是不可能完美的,就像一条渐近线一样,逐渐靠近但永远接近不了。虽然接近不了,但一直在接近,一直在努力。因为完美是每个人的目标,每个人的向往。
如果没有这个目标,没有这个方向,那人生该多么寂寞无趣呀,没有自己的梦想,没有自己的想象,那人生该多么黯淡呀。
可是这个人生目标又不是需要惊天动地的完成,需要具有轰动效应的效果,它需要我们每天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瞄准自己的生活目标慢慢的前进。
书看完了,就像清泉在干涸的土地上汩汩流过,滋润了心田,复活了禾苗,点燃了希望,看到了光明。
你好,轻轻走向完美。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3
“哗啦啦,哗啦啦,”天空中忍耐已久的乌云终于爆发了,密密麻麻的雨点毫不留情地打在砖块和玻璃上,好似严厉的父亲在训斥那不听话的孩子。
我不停的在石板路上来回走动,焦急地等待着妈妈。哎,雨越下越大了我妈怎么还不来……大家好像都走了。热闹的学校顿时寂静了,只听到雨水拍打地面的声响。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我无聊地依靠在木柱上发呆,盯着被雨水猛烈敲打着的地面。
忽然,看到了让我眼前一亮的景象,长在石砖缝中几株小花小草。咦?难道工人在铺路时没铺水泥吗?这些植物是怎么从石砖中长出来的?无数的疑问使我情不自禁的蹲下仔细观察。啊,近距离观察后我震撼了,几株绿油油的小植物在雨中成长在雨中歌唱。这是真的.,是真的!我早听说过长在岩石里的花朵,可我从来都是半信半疑,但那天我真的亲眼看到了。
虽然那几株植物只有十厘米高,但在我眼里它们就像参天大树一般,虽然它们被大雨打得摇摇欲坠,但在我眼里它们像巨石一般刚强。
那天我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生物中看见了生命的力量与美好,它们虽小但坚持与石头抗争为的是给自己创造生的希望,她们在雨中挺立着自己坚强的身躯,为的是向世人宣告他们是不会被打倒的。他们配在这世上骄傲的抬起头,它们值得人们的瞻仰与赞叹。
生命是美好的,小草小花虽小但它身上的力量不小,他们的精神在天地间永远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4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过:“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美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美才是人生。
确实,对于人生来说,是没有完美的,如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总是在挫折、打击甚至迫害中生存,人总会有缺陷、不幸与苦难,可是正因为如此,才激发着人们追求更加完美的人生。
唐朝时东渡前往日本传授佛经的和尚鉴真,为了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也为了向日本宣传佛法的博大精深,曾经六次出海到与我们隔海相望却路途十分艰险的国家。甚至在那最后一次的出海途中,鉴真已双目失明了,有人劝过他放弃,也有人感叹他人生的不幸与不完美,可是他坚持自己的意志,最终抵达日本,并且成为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重要见证,还为日本留下了不朽的建筑名作——唐招提寺。
另一与其相隔八百多年的使者张骞也曾为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其名声已享誉古今中外,但其经历的困难和坎坷已实非常人所能想象。他本来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首先与月氏建立友好关系,可是当他匆匆穿过其必经之路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于是他被押解到匈奴王庭面见当时的军臣单于,匈奴单于为了软化、拉拢张骞,打消他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可是均未达到目的,张骞始终坚持“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后来被扣留在匈奴十年之久,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磨难后,最终光荣地完成使命,被封为太中大夫。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霍金正因为全身瘫痪,无法发声,无法同常人一样健康生活,所以他才会尽力开发自己的大脑潜能,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成为“宇宙之王”;海伦·凯勒正因为盲、聋、哑,所以才会尽力开发其他的感官,最终考上了哈佛大学,甚至被喻为19世纪除拿破仑之外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这样一来,原来的缺陷、不幸、苦难最终变成使我们更加完美的积极因素,逐渐完美的人生不是更值得拥有吗?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朋友们,让我们积极面对不完美的人生,用你的乐观、长处去战胜缺陷、不幸,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圆缺式的美感,一种别样绮丽的人生。
站在时间的崖口,你却看不到时间河流的奔流不息;行走在时间的国度,你也无法触摸到时间的形态;躺在时间的怀里,你不能嗅到时间的体香;一抹的时光咀嚼,却没能尝到丝毫的滋味;在时光的七弦琴上,未能拨弄出属于自己的乐章,这就是时光,这就是人生。以其不完美之态,方是人生本色。
站在时间的崖口,看不到时间河流的奔流不息,可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它已悄然的流逝,回首往事,总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作为生活中自己人生的主角,我们往往连配角的状态都没能找到,而时间的水滴却已把坚实的石头侵蚀、穿透,我们单薄的身躯也在四季的更迭之中显得更加的微弱,经不起寒风刺骨,耐不住骄阳烈日,多少往事如水东流去,只得一身自在轻如烟。
行走在时间的国度,你也无法触摸到时间的形态,其姿态之多、姿态之美、姿态之妖娆不亚于天空之云,对镜凝视,可见青丝成雪,胭脂成霜,岁月的痕迹那般触心,一如体态,多了几分风韵,少了几分矫健,沉淀几许内涵,拂去几许浮夸,难敌年少轻狂、风华正茂,却氤氲老练成熟、绰约风姿。人们都追求四叶草的幸福却不记得三叶草本身就有快乐的深意,歆羡青春容颜却忘记了时间飞逝下孕育的成熟气质散发的独特魅力。
躺在时间的怀里,你不能嗅到时间的体香,如饮凉水,冷暖自知,靠近胸膛就不会冷,因为那是最接近心脏的地方,就是那一瞬的彼此眼神的`交流,就经历了这人世的所有时代;甚至经历了所有时代中所有的世界。既然选择的是深爱,就必然舍弃所谓的博爱,若爱,请深爱,或许对于世界你是一个人,对于爱你的人,你也便是他的整个世界。
一抹的时光咀嚼,却没能尝到丝毫的滋味,花开花败,草荣草枯,正是特有时节、特有环境下的那特有绿肥红瘦才值得我们去驻足,正是那一抹红艳之后的萧条,才赢得才子佳人的风雅颂,也正是那万绿红中一点红,绿叶衬托之下的显眼才引来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彼岸花开千年,叶落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无需言语各自蹁跹,就是这样爱的深沉便也不再去追寻朝朝暮暮。能经得起时间沉淀的不是轰轰烈烈而是那安静时候的一句问候,寒冷时候的一个拥抱,细碎才能直抵心底,温暖才会直溢心间,幸福不是攀比,而是一份懂得,一份闲暇时候奇文疑义,眼神相向。
当你手里紧握一颗珍珠的时候,因为你握得太紧而不见其光泽,因为你更想拥有一颗钻石它便黯然失色,我们总是想要去追求幸福,其实当你闭上你的眼睛深呼吸静思你就能感觉到你被幸福围绕。我们总是爱去听别人的音乐,唱别人的歌,读别人的人生,其实,你又何尝不是那灵动的音符,那入扣的篇章。我们总是在缅怀过去,总活在过去的光环之下,总沉溺于过去的阴影之中,总在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其实,别人真正在于的是你现在行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正是我们在此刻不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奇迹,我们才一直满含生活的激情,因为我们日复一日重复做一件事情而期待不一样的结局才使我们一直不懈努力,因为失去我们才去懂得变通,因为变通我们才珍惜。路因其曲折而充满乐趣,大漠因满天飞沙而壮丽非凡,大海因其巨浪滔天而雄壮瑰丽,人生也因其不圆满才值得期待。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不圆满才有人生百态。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5
曾经认为,“完美”与“缺憾”只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毫无关联。然而,是谁,脱离了思想的束缚,在缺憾中演绎了一次次的完美?又是谁,在令人扼腕叹息之中,傲挺立,走尽了一条充满缺憾却又完美的人生旅程?
然何谓缺憾?缺憾是司马迁纵然身负才名,却惨遭宫刑的屈辱,是岳武穆纵然一世英名,却遭人暗算于“莫须有”罪名之下;缺憾是鱼玄机孤坐咸宜观内,一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嗟叹,是柳如是在秦淮河边,吟罢“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箫向碧流”后忠心殉国的悲怆;缺憾是焦仲卿忽闻刘兰芝赴池逐流之后,“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凄惨,是梁山伯积郁成疾身死后,祝英台毅然跃入坟墓,“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的悲戚;缺憾是李易安国破家亡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是李后主作为亡国之君,吟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遗憾。
然则何谓完美?完美是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坚强不屈写就的《史记》,是秦桧一干人即使用十二道金牌亦无法夺取岳武穆“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是鱼玄机浪荡一世,换来痴女艳名的千古流芳,是柳如是国破山河已碎中只身殉节的铮铮女儿骨;完美是梧桐叶中栖鸳鸯,“仰头相向鸣”的平淡恬适,是破坟而出蝴蝶双宿双飞翩跹的舞姿;完美是李易安用一生的磨难,在“风住尘香花已尽”之后,换回最后的风清月朗,是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洒脱。
完美的缺憾是痛,是伤,而人生却正是在缺憾中愈发彰显完美。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6
在开学之前,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开学后,我们第一次遇见时,你冲我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但我从你那张阳光的脸上,看出了你的开朗和乐观。
那天放学时,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又一次遇见了你。原来,我们住在同一条街上。感谢这次遇见,让我们熟络起来,并成为了好朋友,从此,我们每天放学都一起回家。
一天,学校有事,所以放学晚了一些。那天我正好值日。天已近黄昏,我的心里不由得着急起来,看着渐渐沉落进地平线的太阳,再看看和我一起值日的同学,想找一个和我同路的,可惜,没有。一想到我将要独自走过一段没有路灯的黑漆漆的路时,我心里就不由地发毛,我赶紧去洗拖把,想快点值完日。正当我拿着拖把往洗漱间飞跑时,我遇见了你。
你站在楼梯口,气喘吁吁,我不禁叫出了你的名字,问道:“你回来班里干什么?不是已经放学了吗?”你笑着说:“等你,一起回家啊,我们是好朋友嘛!”那一刻,我感到了无限的温暖。
值完日,我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不再恐惧,虽然天已经黑了,但我们两个人还是一起有说有笑地往前走。今天的月光,似乎特别亮,月光照在你的脸上,你的脸庞显得更加美丽动人。我望着你,心里无限的感动。
朋友,遇见你,真好!
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了你,让我们能够成为朋友,一起同行;感谢你,走进我的生活,让我的初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是一次美好的遇见……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7
我家养着一盆芦荟。它绿绿的叶子,水灵灵的,很可爱。但就在不久前,我惊奇地看见几棵三叶草在和芦荟争夺养分网 ,虽然还很小,但它生长速度惊人,几天就能长高。为此,我很生气,连根拔掉了这几株还未长起的野草。 几天过去,吃早餐时,突然看见了芦荟盆里三四株已长得很高的三叶草。没想到它们那样固执,竟变本加厉!我气愤地扔下早点,走上前挖掉了三叶草。但当我手捧着它们时,我意识到了什么。
一种莫名的自责和无奈荡涤在心间。我知道我伤害的是无价的生命。又转念一想:谁让它们自己上门送死!非要跑到这花盆里来。于是,我把几棵草扔进了纸篓,再没去想它。 日复一日,我又该去浇水了。当我蹲在花盆前时,眼前的景象令我愕然:三叶草约有几十根,大大小小地拥在芦荟周围,翠绿而挺拔的`叶子,令人欣慰而敬佩。生命是宝贵的,生物对生命的渴求是强烈的。也许有人会说求生是生命的本能,但我更佩服那生命的精神,她让我感叹生命,折服于生命。
小草顶风扎下了根,这是生命的信号。它在没有充足阳光和空间的环境中冲破外壳需要多大的勇气?在艰辛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多强的意志?然而我就在它们尽力生长的过程中,一次次下手断送了它们的生命,这使我地分自责。但它们并没有被困难压倒又一次次挺起身,更加茁壮地成长。从它结实的茎叶中,我知道了什么是执著,什么是顽强,什么是不可战胜。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8
喜欢读毕淑敏的散文,从容宁静,娓娓道来,冷静、细腻而深刻。读来,常会恍然: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想,这样做。
读她的散文集《轻轻走向完美》,那些凝练着岁月智慧的美丽文字,如一首首悠扬的乐曲,轻轻回荡,心也慢慢沉静下来。
“是的,我很重要”,她这样告诉我们——茫茫人海中毫不起眼的,平凡的女性们,“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是啊,作为女儿,我们对父母很重要,因为我们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晚年生活的慰藉;作为妻子,我们对丈夫很重要,因为健康的夫妻关系是相互扶持、共同圆满;作为母亲,我们对孩子更重要,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母亲的爱;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对学生很重要,因为不管是否有意,我们都会在孩子最初的求学生涯中刻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而最根本的是,我们对自己也很重要。
-
婉约派小编精心推荐:
-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 国学经典读后感 | 平分生命读后感 | 让生命充满爱读后感 |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但有时,我们偏偏忽略了这一点,忘记了应该不断努力,让自己更优秀更美丽。也许,是因为懦弱和懒惰,因为上进太艰难,而放弃太容易。于是,一遍遍告诉自己:谁又不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沧海一粟,再挣扎又能留下什么痕迹?有个稳定的生活已经很好:孩子老公锅碗瓢盆,家庭单位两点一线。年少时读过的诗集已束之高阁,旧日的痴迷也深埋心底。也就如此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听、不看、不想,就可以不悲、不愤、不怨。守着自己的小圈子,迷茫在别人的故事里。我们忘记了,没有自己的独立天地,又怎能成为他人的精神支撑?
人生在世,难免风雨,正如毕淑敏所说“人生总是有灾难”,但她更想告诉我们的,是要“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年少时,更渴望的是生活的波澜吧?经年之后,才发现,更可贵的,是平淡中的.美丽。假如我们无力去发现,那生活就会是苦涩的、难堪的、无望的,直至让自己都没有了活着的欲望。而假如,我们的心灵足够善良,精神足够智慧,就能够发现,身边的美好情感和美丽事物俯拾皆是。再假如,我们的内心世界足够强大,再大的风雨中也能绽放出别样的光辉。比如,张幼仪——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出身于旧式家庭,15岁嫁给徐志摩,却始终不得丈夫欢心,22岁生下次子即无奈签下了离婚协议。
这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尽管这个“第一”绝非她愿。25岁,痛失幼子。身在异国,夫离子亡,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打击与煎熬!而她却忽然明白:人生任何事情,原来都要依靠自己。别人的怜悯,搏不来美好的未来。历经磨难,她已经一无所惧。她后来的人生很精彩,而且,对徐志摩心存仁恕,帮他照顾父母,帮他出全集,甚至接济他的遗孀,她都毫无怨言。曾经连徐志摩也不得不承认,她“是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现在真的‘什么都不怕’。”这样的一个女子,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越发显得优雅美丽。相比之下,有些女子,动辄怨恨“你毁了我的一生!”从来于事无补,白白让自己变得狰狞丑陋。其实,谁也毁不了我们的一生,除了我们自己。
我想自己大概不会有张幼仪那样的心胸,但会努力变得足够自信与充实,不去做那只会攀援的凌霄花,而是成为一棵挺拔的树,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会努力让自己的天空变得蔚蓝,不去做挽留行舟的柔条,而是成为一座温暖的港湾,让疲惫的心灵可以寻得一方安宁。因为我知道,世界是自己的,决定我是否幸福的,并非他人给予的财富、地位、声望、婚姻,而是自己的心灵是否有能力去感觉与接受。“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世界是自己的,构筑这个世界的,是我们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是我们的阅读历史与思考。假如真正懂它爱它,我们就能够幸福。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9
曾经认为,“完美”与“缺憾”只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毫无关联。然而,是谁,脱离了思想的束缚,在缺憾中演绎了一次次的完美?又是谁,在令人扼腕叹息之中,傲然挺立,走尽了一条充满缺憾却又完美的人生旅程?
何谓缺憾?缺憾是司马迁纵然身负才名,却惨遭宫刑的屈辱,是岳武穆纵然一世英名,却遭人暗算于“莫须有”罪名之下;缺憾是鱼玄机孤坐咸宜观内,一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嗟叹,是柳如是在秦淮河边,吟罢“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箫向碧流”后忠心殉国的悲怆;缺憾是焦仲卿忽闻刘兰芝赴池逐流之后,“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凄惨,是梁山伯积郁成疾身死后,祝英台毅然跃入坟墓,“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的悲戚;缺憾是李易安国破家亡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是李后主作为亡国之君,吟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遗憾。
然则何谓完美?完美是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坚强不屈写就的《史记》,是秦桧一干人即使用十二道金牌亦无法夺取岳武穆“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是鱼玄机浪荡一世,换来痴女艳名的千古流芳,是柳如是国破山河已碎中只身殉节的铮铮女儿骨;完美是梧桐叶中栖鸳鸯,“仰头相向鸣”的平淡恬适,是破坟而出蝴蝶双宿双飞翩跹的舞姿;完美是李易安用一生的磨难,在“风住尘香花已尽”之后,换回最后的风清月朗,是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洒脱。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10
力求完美的人生是一种美好的境界,而接纳不完美的人生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自古以来,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年有四季,花开花落,潮起潮汐。有天残地缺之说,才有女娲补天之为。怎奈天都有憾何况人哉!
真正完美的人生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客观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到接近完美或相对完美的人生,也就是说绝对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人生的道路崎岖不平,又有谁能说没有走过弯路,人生绝对没有瑕疵呢!又有谁能说一切尽在如意中,人生没有任何遗憾呢!
从孩童到年老,人生经历多个阶段。到处都有遗憾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时代,常常有人感叹于,自己学习成绩好、志向高远,却没有能够就读于满意的学校或学修喜欢的专业;创业的时期,往往有人每每感叹于,自己有很好的兴趣专长却不能与自己的工作事业相统一;年轻人找对象却总是难以遇上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而对于围城之中的男女,更是要承担各种家庭责任和义务的同时,还要承受对方的坏脾气或不良习气,更有胜者还会遇上配偶的不忠诚或背叛;当然人生中还会撞上生老病死,世事无常、前途渺茫的窘境。总之,有学业工作、事业爱情、婚姻家庭、健康财富等诸多方面构成了不完美人生,失意的人生。当我们面临这样的人生(包括身边人有这样的人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持怎样的心态?是抱怨、是沉沦、还是选择宽容与接纳?我想,抱怨、打击、沉沦、沮丧、都无计于事了,唯有从心底里从容的接纳这一切,并努力使其趋近于心目中的完美这才是出路。把这一切看着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是过程、是历史而不是未来,我们努力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写历史,而是为了创造更美好未来。
在接纳自己不完美人生的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不完美人生,在接纳自己过失的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过失,在宽慰自己同时也要宽容别人,不要总抓住曾经的不完美、不愉快事物不放,让自己的心灵蒙上灰色的阴影,那样人生便会失去了美好的憧憬,更别让自己失去创造、追求完美生活的信心。
有朋友曾经问我,怎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有自己满意答案。我当时只是胡乱的想,就家庭而言,爱情和婚姻完美结合,就事业而言,工作和兴趣高度统一,就友情而言,真诚和忠诚密切相连,就能力而言,把潜力发挥到极至,就健康而言,把生命延长到极至……哈哈哈,说出来以后我自顾大笑不已,有这个可能吗,即便是有,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全都占着吧,现实中总有太多的不完美、不如愿、不尽人意的事物。
让我们学会接纳人生的不完美吧,就象我们赞美圆月也接受月缺一样,其实,月圆月缺也只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感觉的欺骗,即我们所处的时间与位置的不同而已,它原来就是同一个月亮啊,对于完美人生认识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只是人生道路的波澜起伏和阶段变化而已。我们同样感动于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境界。
让我们从容地接纳不完美的人生吧,给自己信心,给自己力量,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懈地追求完美又学会接纳不完全的人生,努力接近于完美人生境界,才是相对完美的人生。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 篇11
当雨季来临时,生命的记忆被雨水淋成褪色的风景,所有不经意间的回眸,都被绚丽成最浪漫的构思,当梦醒的清晨,便无耐的投入另一种漂泊。
有人说老天是不公平的,越是完美的东西上帝便会给你制造些缺憾,让其痛苦和不安,就像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点苦难就叫苦连天,一蹶不振,无论谁鼓励和哀求都无动于衷,放弃了重拾希望的勇气。
也有人说老天是公平的,在关上一扇窗的同时上帝便又给你开启了另一道门。只是你不知道如何找到这道门,如何开启这道门。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不就是在耳聋的缺憾下创造出完美的《命运交响曲》吗?就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因为他的不屈不挠,因为他的坚强不屈。
今天是残酷的,明天是更残酷的,后天才是美好的。但有些人往往就死在了明天,这是为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就不能再坚持一些,等到灿烂辉煌的后天呢,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我们不能像西楚霸王一样遇到一次战事失败就东江自刎,他也许完全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也许明天他会有壮丽的大好河山,可他没有等到“后天”便放弃了。他们没有吸取教训,没有用他的缺憾演绎完美。
生命是一条彩色的河,可以没有色彩铺张的轰轰烈烈,但不能缺少美的意境。人生谁能是完美的呢?人生哪能没有缺憾呢?关键是你怎么弥补这或多或少的缺憾,请用你的缺憾演绎完美的人生。有人说完美与缺憾是对应的,有了缺憾就不会拥有完美,我要说“不”!贝多芬有耳疾的缺憾,你能否定他的完美吗?张海迪有腿疾的缺憾,你能否定她的完美吗?
如果你没有蓝天的深邃,你可以选择白云的飘逸;如果你没有大海的辽阔,你可以选择小溪的优雅;如果你没有雄鹰的矫健,你可以选择小鸟的无忧;如果你没有原野的芬芳,你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
请用另一种方式将缺憾演绎成完美,那么生活中就没有那么多抱怨的缺憾,有的只是收获成功喜悦的完美。
有了缺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正视缺憾的勇气,没有将缺憾演绎成完美的能力,我希望大家都能有将缺憾演绎成完美的魔力。
-
需要更多的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网内容,请访问至: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