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

时间:2024-03-08 作者:婉约派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通用。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老师上课时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相关内容敬请查看,我们为你准备了这些资源可供你参考和使用!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并能熟练地进行验算,提高学生的分析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规范地分析、解答问题。

教学用具: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提问:请你说说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学生同桌说指名说

2、看条件想问题

有1200条毛巾,每箱装200条。?

火车5小时行驶450千米。?

修路队每天修路150米,已经修了12天。?

王师傅计划25天加工一批零件,实际提前5天就完成了任务。?

服装厂计划每天生产服装120套,实际比计划每天少生产19套。?

3、看问题想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实际每天生产自行车多少辆?

实际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计划每天比实际少加工零件多少个?

引导学生说出用不同的条件组求出相同的问题。

二、选条件求问题

1、条件

⑴有1200千克苹果,

⑵计划分装80箱

⑶实际每箱多装5千克

⑷实际装了60箱

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两个或三个条件,补上一个问题。

三、练习应用

1、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小明骑摩托车从甲地去乙地,用了4小时;返回时每小时多行了10千米。返回时用了多少时间?比去时少用了多少时间?

要求学生进行验算

2、甲乙两个工程队计划各修路11440米。甲队每天修72米。如果乙队想比甲队提前4天完成任务,那么乙队每天要修路多少米?

结果乙队反而比甲队多用了4天才完成任务,乙队实际每天修路多少米?

反馈讲评要求学生说清思路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23页练习四第2-6题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

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谁来说说在买东西、行程问题、工作问题分别是用哪一组数量关系的?

2、先补条件,再列式解答。

⑴一架飞机__________,要飞行2400千米要多少小时?

⑵一辆货车运沙石___________,运2吨要多少次?

二、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

⑴出示小华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根据这个条件,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每天看几页?

②6天能看多少页?

③48页要看几天?

⑵谁能计算出48页要看几天??怎样计算?说说你的理由。

⑶尝试解答。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补充完整成例5(补上照这样计算),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解答。

反馈交流

讨论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⑷指名解答6天能看多少页?

三、比较归纳,整体感知。

比较②③两小题,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今天学的应用题与昨天学的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做课后试一试

⒈口答练一练第1题

⒉基础练习练一练2、3、4题

⒊练一练第5题。(用倍数关系解题)

⒋深化练习练一练第8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同上一节课比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

练习六(浙教版第七册第64页)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的能力。

技能目标:能正确地列式(包括综合算式)解答。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别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做一做。

练习六第1题摘录关键词并解答

⑴8天4800台⑵8天4800台

15天?台?天9000台

反馈:比一比、说一说这两题有什么异同?

二、综合练习

⒈根据下列条件,自编应用题并解答。

2小时170千米2小时170千米

5小时?千米?小时595千米

⒉基本练习

练习六3、4、5、6、题

⒊深化练习

补充条件和问题,使之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并解答。

一个食堂3天烧煤420千克。照这样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7、8题合并教学,一题多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3】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1页练习五的第4-8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混合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4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计算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看看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如果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如果有不同的解法,教师把它们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法都对不对,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如果没有不同的解法,教师可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找出另一种解法,集体讨论、订正。

2.做练习五的第5题。

先让一位学生读题,说一说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教师提问,指名学生回答:

要想平均每人做几朵花,先要求什么?(先要求出两个班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能不能直接求出两个班一共做了多少朵花?(不能。)

还要先求出什么?(先求出二班做花的朵数。)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注意发现和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解法。

3.做练习五的第6题。

教师出示第6题的图:

让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借助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楚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同方向出发。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接着教师提问:

(1)要想求2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先要求出什么?(先要求出甲、乙2小时后各行了多少千米。)

(2)能不能直接求出?(不能)

(3)还要先求出什么?(先求出乙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4)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2032-202=80)

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问: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可以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

引导学生自己想出可以先算出甲、乙二人每小时相距多少千米,再算出2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

教师让学生自己试着列式计算。(203-20)2=80

做完后,集体订正。

问:上面两种解法,哪一种更简便一些呢?

二、增加条件的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7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计算。然后教师提问问题:

这是一道需要几步计算的应用题?(两步)

你能改变题里的条件,使它变成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吗?

教师要求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改。引导学生想出只要把原题中的一个直接条件变成间接条件就可以了。(例如:把五月份生产了2199件改为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359件或者把四月份生产了1840件改为四月份比五月份少生产359件。)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改成的三步题,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出来。解答之后,可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做练习五的第8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出示这一题的示意图。

原来80米增加20米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确:这是一道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要想求出扩建后的操场面积,应该先求出扩建以后操场的长和宽;要想求出扩建以后操场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只要用扩建以后的操场面积减去扩建以前的操场面积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练习十二第8~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解答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解题的步骤,能正确地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关的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小黑板出示练习十二第8题,指名学生口算。

2.列含有未知数j的方法解文字题。

(1)一个数减去170后得150,这个数是多少

(2)280加上某数后等于400,求某数。

(3)135比什么数多287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这类题时,都要先用刀表示未知数,再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然后求出未知数x。

3.揭示课题。

我们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应用题时,也是按这样的步骤来解答的。今天这节课,就来练习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解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二第9题。

指名读题。

提问:按照题意,这道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你能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吗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

提问:解答这道应用题时你是分哪几步的x一720=280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谁能说一说最重要的是哪一步

2.根据下面的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

(1)一批货物,运走30吨,还剩15吨。

(2)原有货物30吨,运来一批后,一共45吨。

(3)原有货物45吨,运走一批后,还剩30吨。

(4)篮球比足球多20个。

(5)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00本。

3.练习补充题。

(1)同学们植树,四年级植96棵,比三年级多植18棵,三年级植多少棵

(2)同学们植树,四年级植96棵,比五年级少植18棵,五年级植多少棵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说列等式时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两道题列的等式,为什么第(1)题是x+18=96,而第(2)题要用x一18=967(或第(1)题是96一x=18,而第(2)题要用

x一96=187)

小结: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比多、少的应用题时,一定要根据谁比谁多(少)几的条件想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等式解答。

4.练习十二第11题。

学生读题,然后要求用直接列算式计算和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两种方法解答。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直接列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列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时你是怎样想的哪一种方法是顺着题意想的

小结: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应用题时,一般只要顺着题意想数量关系式,列出等式来解答。这样想,思考过程比较容易。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应用题。谁来说一说,用这种方法解答应用题时要分哪几步怎样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0、12题。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5】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搞清发展的归一和归总、正归一和反归一、正归总和反归总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相互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目标

同学们:这节是练习课,通过练习要求大家根据归一、归总应用题的各种数量关系进行正确解答计算。

(二)基本训练

1.同学们到茶场采茶叶,第一小组5人采茶叶450克,照这样计算第二小组8人可以采茶叶多少千克?(投影)

(1)问:要求第二小组8人可以采茶叶多少千克?必须先知道什么?

(2)学生练习解题,校对答案。

2.练习十六第1题。

(1)读题:比较与刚才做的题的异同?

(2)要求可以比第一组多采茶叶多少千克必须先求什么?怎样回答?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列式。

45058-4504505(8-5)

3.练习十六第2题。

(1)问:要求剩下的要修多少天才能完成必须知道哪两个数量,怎样求?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

(900-375)(3755)

(3)把问题改成照这样计算,再修7大可以修好,这段公路长多少米怎样列式?

(4)引导学生列式,板书:

37557+375或3755(7+5)

(5)讨论:比较两题的异同点?

(6)归纳:共同点是两题都是归一应用题,都是先求每份数;不同点是第四小题是反归一求份数,第二小题正归一求总量。

4.练习十六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讨论比较两小题的异同点?

(3)归纳:两小题的共同点是两题都是归总应用题,都是先求总量是多少;不同点是第四小题求几天可以完成是份数;第二小题求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是每份数。

(4)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5)投影,学生作业,校对,改正错误。

(三)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4题。

(四)课堂总结

发展型的归一应用题和归总应用题是在基本的归一和归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基础上进行解答的,同学们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要注意分析比较其中的异同点,然后确定解题的步骤。

(五)作业:《作业本》第52页(五十二)。

(5)练习十六(二)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自觉地按照解答应用题的步骤,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提高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学生学会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能用来回答简单的实际计算问题,提高解决简单实际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应用题,谁能说说这单元我们主要

学习了哪些类型的应用题?。

(二)基本训练

1.出示第10题第11题(投影)。

(1)学生审题并独立练习。

(2)请学生回答,说说这样列的理由。

2.问:上述第10题、第11题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题?这类题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归纳:第10题是归一应用题,第11题是归总应用题,它们的结构特征是:归一应用题是每份量不变,分量和总量变;归总应用题是总量不变,每份量和份量变。

3.练习第9题。

(1)问:这一道题目是哪种类型的应用题:要求这座桥的两边一共装有多少盏电灯必须知道什么?怎样列式?

错例:120xx0+1

(2)引导学生理解两边的含义,再列式计算。

4.练习第1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师生讨论后一起回答。

(1)学校到展览馆的路程一共有多少千米?

2+362+l=21(千米)

(2)从出发到返回学校一共经过多少时间?

17:30一7:00=10小时30分

(3)每人应缴多少元?(注意来回车费)

12+2+l=5(元)

(4)44位同学和一位老师一共收费多少元?

5(44+1)=135(元)

(5)付出车票费一共多少元,付出饭费和游园费一共多少元:

1245=90(元)

(2+1)45=135(元)

(三)思考题教学

提示:钟敲几下所需时间与植树问题一样先要求问隔,要求敲12下要用多少秒必须先求什么?

8(5一1)(12-1)

=8411

=211

=22(秒)

(四)小结

解答应用题,要按解答步骤解答,重视数量关系分析。

(五)作业

1.书中第69页6、7、8。

2.《作业本》第56页(五十六)。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7】

1、王叔叔出差,先乘汽车3小时,每小时行48千米;后乘火车5小时到达目的地,平均每小时得67千米。王叔叔共行了多少千米?

2、百货商店卖出铝锅、铝茶壶各25只,铝锅每只价19元,比铝茶壶每只便宜6元钱,一共收货款多少元?

3、人民算盘厂计划生产5万面算盘,已经生产了7天,每天生产0.4万面,余下的要在4天内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万面?

4、小华去商店习了2条毛巾与3块肥皂,每条毛巾9.8元,每块肥皂5.6元,他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5、张大伯承包的桃园喜获丰收,一次就采摘桃子5400千克,把这些桃子分装在箱子里,每箱22。5千克,已经装了215箱,剩下的还能装多少箱?

6、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装运大米和面粉,大米每袋7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在装上55袋面粉后,还能装多少袋大米?

7、服装厂运进一批布料,原计划做成人服装3600套,每套用布2.5米。根据市场需要,服装厂决定从这批布料中拿出3600米做儿童服装,剩下的布料还可做成人服装多少套?

8、粮食收购小麦60.2吨,先用三轮车运走18车,每车运0.9吨,剩下的改用汽车运,汽车每辆比三轮车多运3.1吨。需要几辆汽车才能一次运完?

9、修路队计划用60天时间修建一条长18千米的公路,修15天后加快速度,每天多修75米,修这条公路一共用了多少天?

10、从甲地到乙地水路有60千米,某船往返一次要18小时,已知从甲地到乙地顺水每小时行10千米,问从乙地到甲地逆水行了多少小时?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8】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进一步运用和掌握比较、概括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列综合式解正、反归一应用题。

教学难点:

照这样计算意义的理解及小括号的运用。

教法、学法:导学式教学法、渗透学法。

教具、学具:、写有复习题和巩固题的长方形纸条及有待完成的线段图卡片。

一、新课准备。(出示投影卡片)

⑴、学校买3个书架75元,每个多少元?

⑵、书架每个25元,买5个要用多少元?

⑶、书架每个25元,200元能买多少个书架?

二、授课。

1、由复习⑴⑵题导入:同学能把复习⑴⑵组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吗?(教师提出一个联接点:⑴题中的问题就是⑵题中的一个条件。)

2、引导学生组编出例3,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写有复习⑴⑵的纸条在黑板上叠合出: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A、A、教师把题⑴中的每个要多少元?与题⑵中的书架每个25元重叠,

再用空白纸条覆盖这一部分。

师:现在题目中有一段空白多不完整!是否可以插入一个短句或联接词,既起强调作用,又使题目完整?学生质疑或小组讨论:原来是要我们找出一个符合题意的联接短语。学生代表发言后,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填上照这样计算,意思是每个书架都是一样的价格。

[点评:编题训练设计巧妙、既有复习旧知之用,更有导出新知之功,由此学生对归一应用题的特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B、画线段图帮助解题。

教师让学生在预先准备好的卡片上完成线段图。填上已知数或未知数(?)

个别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分析:要求总价必须知道什么和什么?(单价和数量)

单价不知道要先求出来,怎么求?(总价除以数量)

C、摘写条件和问题分析:3个共用75元(学生对照板书叙述题意)

5个___?元

D、列式计算。

a、a、分步:

①、每个书架多少元?753=25(元)②5个书架多少?255=125(元)

b、引导学生看课本107页的有关内容并列综合式:7535=125(元)

C、该怎样检验呢?(把所求的问题当作已知,进行逆运算,求出一个结果,与其中一个已知条件一致。口头检验:1255=25(元)253=75(元)

答:买5个书架用125元。

F、完成107页的做一做。(着重检查线段图的画法)

G、小结:先求出中间问题单一数量。

3、学生试做例4: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A、画线段图理解。|_____|_____|_____|

a、学生完成手中卡片上例4的空白线段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个别学生在投影仪上讲解要知道什么条件?(总价和单价)总价已知(200元)而单价未知,所以要先求单价,单价怎么求呢?)(总价数量)

b、学生自已在卡片上摘写条件分析。3个共用75元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9】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解答复合应用题能力,并能解答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简单的植树问题----求间隔个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米尺。

教学过程

(一)观察线段,初步理解点数与间隔个数的关系

1.教师画一条线段,并且平均分成之段。

问:有几个点?平均分成4段呢,8段呢,

2.讨论:点数与间隔个数有怎样的关系。

3.小结:点数相当于物体个数,因此,间隔个数:物体个数一1

(二)出示课题,练习书中习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答有关间隔个数与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1.练习十六第12题。

(1)让学生审题看图后,教师问:要求这段河堤长多少米必须知道什么?(相隔米数、间隔个数)

(2)想一想:16棵树中有多少个间隔?

(3)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8(16-1)

=8l5

=120(米)答:这段河堤长120米

(1)如果改成:一段河堤长120米,两头各种一棵,每两棵之间相隔8米,可以种多少棵树?(投影)怎么解答?

1208+1=16(棵)

问:为什么要加门

小结:实际生活中,公路两旁的电线杆、路灯、楼梯台阶、锯钢筋等都同,植树问题一样。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后统称为植树问题。

2.练习十六第15题。

(1)投影题目及简单实物图。

(2)分析实物图,问:要求一共摆了几盆茉莉花必须知道什么?(相隔盆数、间隔个数)

(3)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说计算过程并板书。

2(12-1)

=2l1

=22(盆)

答:一共摆了22盆茉莉花。

3.练习十六第16题。

(1)读题,审题。问:要求锯好这根钢筋一共要几分钟?关键是先求什么?(锯的次数)怎么求?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辅导学生,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

2(60060-1)

=2(10一1)

=18(分钟)

答:锯好这根钢筋共要18分钟。

(三)思考题教学

1.提示:锯成5段,锯成10段,实际上各锯了几次,每次要几分钟?

2.学生尝试列式,教师板书:

20(5-1)(10-1)

=2049

=59

=45(分钟)

(四)小结

简单的植树问题应用题,应搞清间隔个数与物体个数的关系,理解一1或十1的道理。

(五)作业

1.书中第13、14、17题。

《作业本》第54页(五十四)。

3.复习

(1)复习(一)题能力,并能解答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简单的植树问题----求间隔个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米尺。

教学过程

(一)观察线段,初步理解点数与间隔个数的关系

1.教师画一条线段,并且平均分成之段。

问:有几个点?平均分成4段呢,8段呢,

2.讨论:点数与间隔个数有怎样的关系。

3.小结:点数相当于物体个数,因此,间隔个数:物体个数一1

(二)出示课题,练习书中习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答有关间隔个数与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1.练习十六第12题。

(1)让学生审题看图后,教师问:要求这段河堤长多少米必须知道什么?(相隔米数、间隔个数)

(2)想一想:16棵树中有多少个间隔?

(3)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8(16-1)

=8l5

=120(米)答:这段河堤长120米

(1)如果改成:一段河堤长120米,两头各种一棵,每两棵之间相隔8米,可以种多少棵树?(投影)怎么解答?

1208+1=16(棵)

问:为什么要加门

小结:实际生活中,公路两旁的电线杆、路灯、楼梯台阶、锯钢筋等都同,植树问题一样。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后统称为植树问题。

2.练习十六第15题。

(1)投影题目及简单实物图。

(2)分析实物图,问:要求一共摆了几盆茉莉花必须知道什么?(相隔盆数、间隔个数)

(3)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说计算过程并板书。

2(12-1)

=2l1

=22(盆)

答:一共摆了22盆茉莉花。

3.练习十六第16题。

(1)读题,审题。问:要求锯好这根钢筋一共要几分钟?关键是先求什么?(锯的次数)怎么求?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辅导学生,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

2(60060-1)

=2(10一1)

=18(分钟)

答:锯好这根钢筋共要18分钟。

(三)思考题教学

1.提示:锯成5段,锯成10段,实际上各锯了几次,每次要几分钟?

2.学生尝试列式,教师板书:

20(5-1)(10-1)

=2049

=59

=45(分钟)

(四)小结

简单的植树问题应用题,应搞清间隔个数与物体个数的关系,理解一1或十1的道理。

(五)作业

1.书中第13、14、17题。

《作业本》第54页(五十四)。

3.复习

(1)复习(一)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篇10】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复习第7~13题和思考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般复合应用题的题目特征,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正确地解答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加深认识相遇问题求路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检验应用题解答的方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一般复合应用题和相遇问题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掌握检验应用题解答的方法,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应用题

1.做复习第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合唱组和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数量关系是怎样的要求合唱组比舞蹈组多多少人,数量关系又是怎样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个问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要先求合唱组的人数

这两个问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

指出:这两道题的中间问题是相同的,都是求合唱组的人数,

所以都要先求出合唱组的人数,才能求出合唱组和舞蹈组一共的人数和合唱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由于这两题的问题不一样,所以最后一步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2.做复习第9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提问:做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算式里前两步算出来的是什么数量为什么是5辆小卡车运的袋数

指名一人板演验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验算。

提问:请谁来说一说,黑板上是怎样验算的通过验算,说明了什么

指出:解答应用题,要根据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然后列式解答。解答后要注意检验解答是不是正确。

3.做复习第11题。

让学生讨论。

指名口答可以用几辆车用几辆大车和几辆小车比较合适

说明:180个同学用42座的大客车来估算,最少要用5辆车。其中按18040=4(辆)20(座)思考,用4辆大车和1辆小车比较合适。

4.做复习第1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提问:黑板上的这种解法是怎样想的它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板书数量关系式)

还有谁的解法与黑板上的不一样(板书解题的算式)这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解答的(板书数量关系式)

小结:在相遇问题里如果要求两地相距的路程,可以先求出两人各行了多少路程,再加起来;也可以先求出速度和,再乘以时间。

5.做复习第13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回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学生做这道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相背而行求路程的应用题,在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上,与相遇问题求路程的应用题是相同的,可以按相遇问题的方法来解答。

三、讲解思考题

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指名学生口答这道题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追问:小芳和小力所行的路程和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作业:复习第8;10题和思考题。

本文来源://www.wyp772.com/w/7914.html